在这个特殊的直立90度、左侧俯坐位下,刘斌教授团队抓住患者心跳循环恢复的时机,以最快速度插管、建立循环通道。
因仍然有头晕的症状,在华西医生建议下,列车员联系了患者家属,在最近的城固北站护送患者下车进一步治疗。在采访过程中,青年学生党员在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和奋进之路。
党委组织部和学生工作部专门联合组建老党员初心故事采编小分队,由青年学生以二对一的小组工作方式,上门采访入党时间在五十年以上老党员的入党故事、革命故事、奋斗故事,最后形成文章、图片、录音、视频等多种材料学习分享。在学习陕北民歌中感受当年的军民鱼水情。同时,全院各党支部创新学习活动形式,深挖红色资源,在历史再现、现场体验、感恩实践中重温革命先辈初心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红色历史植入广大党员干部心中。他们在重温革命•红歌新唱的集体活动中团结紧靠。2020年11月24日—2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党支部书记、高层次人才、中层干部代表44人来到延安。
在六届六中全会会址前亲身感受这次决定中国命运的大会。初步判断是高血压引发鼻腔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经鼻部压迫止血处理和心血管用药,患者鼻血止住,心绪平复,血压也慢慢降下来。此次我院以本科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申报为契机,在华西医学中心与教务处的协调下,协同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此次跨专业教学合作讨论会。
四川大学教务处、华西医院中心相关负责人,机械工程学院樊庆文书记、王杰院长、学院领导班子及骨干师资,我院黄进副院长、罗凤鸣副书记、王坤杰副院长,医学技术学院各专业方向负责人、学(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共计40余人参会。会上,四川大学教务处、华西医院中心分别介绍了跨专业合作背景并解读了跨专业培养相关政策。3月9日下午,华西医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跨专业教学合作讨论会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机械工程学院208会议室召开。双方学院领导分别介绍了与会人员以及学院、专业相关情况。
坚持创新导向,发展川大特色的医学+战略性新兴交叉复合型专业。链接: 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技术学院成立,张兴栋院士任名誉院长。
我院将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充分借助四川大学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依托华西医学中心搭建跨学科合作交流平台,在现阶段点对点的跨学科合作基础上建立有组织、成体系的长效合作机制,引领新医科医学+背景下的医学技术教育实践探索,为解决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高度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贡献川大力量。学院将围绕国家健康政策目标导向和国民健康需求,明确学科服务方向和价值定位,以医工结合和学科交叉为特点,按照高水平、国际化、本硕博贯通原则,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兼具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技术领军人才为目标,率先在国内采用医学技术大类培养与分专业培养相结合2+21+3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专业医技人才。四川大学于2019年12月颁布《四川大学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和系列实施方案,对构筑跨学科—贯通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做出了系统的规划。王建国书记一行首先现场调研了华西临床医学院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情况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观摩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训练情况,鼓励参赛选手积极备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学校争得荣誉。
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抓手,完善多院区模式,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学校党政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医(学)院的发展,希望医(学)院继续走在前、作表率,提前谋划各项重点工作、细化工作方案,不等不靠,高质量地完成2021年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建国书记对医(学)院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1年新学期工作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我院全体院领导、党总支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张伟书记首先代表党政班子汇报了医(学)院2021年重点工作,强调将发扬三牛精神,突出三高,提升三值,坚持疫情防控和日常服务相结合,保障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序推进。3月5日上午,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副校长兼华西医学中心主任张林以及党政办、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来院调研指导。
随后,调研组针对我院贯彻部署学校2021年工作计划、医(学)院新学期重点工作以及需要学校支持的内容进行了座谈调研。各分管院领导也针对重点调研内容,汇报了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
他表示,华西很争光,2020年华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党建、事业融合发展,疫情防控成绩显著,各项事业稳定推进。针对医(学)院需要学校支持的相关问题,如职称多序列评聘、跨一级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多院区发展与跨学院资源整合、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进行了回复和反馈针对医(学)院需要学校支持的相关问题,如职称多序列评聘、跨一级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多院区发展与跨学院资源整合、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等内容,学校相关部处负责人进行了回复和反馈。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抓手,完善多院区模式,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张伟书记首先代表党政班子汇报了医(学)院2021年重点工作,强调将发扬三牛精神,突出三高,提升三值,坚持疫情防控和日常服务相结合,保障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序推进。随后,调研组针对我院贯彻部署学校2021年工作计划、医(学)院新学期重点工作以及需要学校支持的内容进行了座谈调研。
各分管院领导也针对重点调研内容,汇报了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我院全体院领导、党总支书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王建国书记一行首先现场调研了华西临床医学院2021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情况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观摩了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能大赛参赛选手训练情况,鼓励参赛选手积极备战,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学校争得荣誉。学校党政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医(学)院的发展,希望医(学)院继续走在前、作表率,提前谋划各项重点工作、细化工作方案,不等不靠,高质量地完成2021年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王建国书记对医(学)院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1年新学期工作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华西很争光,2020年华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党建、事业融合发展,疫情防控成绩显著,各项事业稳定推进。
3月5日上午,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副校长兼华西医学中心主任张林以及党政办、人事处、发展规划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来院调研指导日前,在第11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团结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国妇联公布了《全国妇联关于表彰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决定》。同时,在四川省表彰的2020年度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红旗手(集体)中,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护理学院执行院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卡获2020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授予10位优秀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授予299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授予200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我院荣获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授予10位优秀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授予299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授予200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日前,在第11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团结动员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国妇联公布了《全国妇联关于表彰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决定》。同时,在四川省表彰的2020年度三八红旗手标兵、三八红旗手(集体)中,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护理学院执行院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卡获2020年度四川省三八红旗手。
我院荣获2020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我院护理学院将承办大赛护理赛道西南西北分赛区的比赛。
护理学院执行院长李卡教授作表态发言,表示护理学院将把本次大赛办成高规格、高水平、高影响力的盛会,彰显川大华西颜值,展示医学学生气质,凸显护理学科价值。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办公厅组织实施的医学学科领域的国家级、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人卫护理将秉持全方位服务的理念,从知识技能素养,到思维能力高尖,辅导护理人成材发展进步,与教指委合作更紧密,更深入,更广泛,针对护理赛道大赛将提供全方位支持。相信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指导和各分赛区承办院校的命题专家们的通力合作,将助力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华中华南赛区/华东赛区审题组与西南西北赛区/东北华北赛区审题组分别在审题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命题讨论工作。本次会议在命题专家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契合时代脉搏、适应社会需要、解决现实问题的竞赛题目,有助于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升护理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3月6日-7日,由我院护理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类专业赛道第一轮专家审题会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会上,张伟书记表示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是我国特色的高端医学教育赛事,护理学类专业赛道更是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我国护理学发展的关心与重视。
一是密切支持配合教指委的工作,促进护理学教育现代化。与会专家教授理清命题思路,排除审题过程中的疑问,细心思考,根据大赛范围对本次大赛的所有试题进行了认真审查,题目尽量贴合临床实际,做好命题审题工作的每一步。